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起共享平台教职工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起共享平台教职工热烈反响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在共享平台教职工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好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杜小勇表示,有幸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受鼓舞。人大从延安一路走来,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具有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践行的是“永远奋进在新时代前列”,体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国家提出了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我们自然必须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大作为党办的大学,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拼搏精神,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努力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领导者,这是人大应该担当的责任。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不断产出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和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大作用成果,解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培养杰出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等各界翘楚。目前,人大已经在人文社会科学上完成布局,如何在交叉学科发展中获得优势,提升学校解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能力,切实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性目标,理工科将是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杜小勇表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殷切希望,更是一代代人大人的奋斗目标,每一位人大人都应以此为己任,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大学应有之精神品格,跻身世界一流,让党放心、不负人民。
陈跃国表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校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需要我们解决国家和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我校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做出有特色的贡献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数字经济强调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传统产业需要充分利用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来推动产业升级。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数据的开放与共享。在这样的要求下,高等学校要利用好科研数据资源,盘活现有资源,开拓新的数据,更好地支撑学校以新文科为代表的更多学科发展,进而通过努力探索去回应总书记对我们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期待,不负总书记期望,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也为我校相关学科在数字经济时代获得更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石源表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首先要继承传统、赓续血脉。作为新时代人民大学的一员和一名党员,应该继续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要奋发向上、勇于争先,我们还需要继续保持斗争的精神、奋斗的劲头,还需要继续保持面对困难当仁不让、工作要求尽善尽美、勇于扛旗争当第一的勇气。在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还要立足本职、服务师生,要继续增强“国之大者”的意识,从战略的高度、用系统的观点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政策精神;要脚踏实地、开动脑筋,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深刻领会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深入院系,继续做好调查研究和政策宣传工作;多想办法,着力破解科技资源公共平台建设、管理、共享等方面的难题;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仪器设备、计算资源、数据资源方面为师生提供有力的支撑。
鲁蔚征表示,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并指出我国未来要建设成为汇聚世界人才的高地,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作为行政教辅人员,应在如何支撑好科研人员、教学人员这方面积极思考、不断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传播重镇,需要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校级计算平台的维护者,应不断优化工作方式,积极搭建我校文理交叉平台,推动我校交叉学科发展,为我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积极贡献力量。